-
- 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蔣田仔獲國際神經網絡學會終身貢獻獎
-
從國際神經網絡聯(lián)合會議上獲悉,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蔣田仔因其在神經網絡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獲得國際神經網絡學會終身貢獻獎(Hermann von Helmholtz Award)。
2021-07-28 15:11:05
-
- 多模態(tài)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路徑的探索
-
“紫東太初”跨模態(tài)通用人工智能平臺以多模態(tài)大模型為核心,基于全棧國產化基礎軟硬件平臺,可支撐全場景AI應用。
2021-07-13 14:34:28
-
- 中科院自動化所揭示大腦半球不對稱性進化差異,為研究人類本源增添新證據(jù)
-
近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聯(lián)合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和技術學院利用腦網絡組圖譜的思想,繪制了靈長類大腦頂下小葉跨物種腦連接圖譜,揭示了人類與非人靈長類頂下小葉不對稱性的進化差異,為人類語言和工具使用的起源和演進提供了新的線索,從而為闡明人類
2021-07-13 13:38:18
-
- 自動化所奠基人陸元九榮獲“七一勛章”
-
陸元九是我國著名慣性導航及自動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是我國自動化技術開拓者之一。
2021-07-05 14:08:13
-
- 南京大學校友陸元九被授予“七一勛章”
-
29日上午,“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七一勛章”獲得者頒授勛章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包括南大校友陸元九(原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1937級)在內的29名共產黨員獲頒這項最高榮譽,致敬這些最閃亮的星!
2021-07-02 12:19:31
-
- 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培育拔尖人才——自動化所2021屆畢業(yè)典禮所長致辭
-
科教融合是包括自動化所在內的國科大研究生培養(yǎng)的特色。作為培養(yǎng)者,自動化所不斷為人才成長提供合適的科技創(chuàng)新土壤,創(chuàng)造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調動同學們自身天生的內在力量。
2021-06-30 09:50:58
-
- 九旬院士周恒:最感念的人除了錢學森,還有一位技工
-
視頻里棗紅短袖、白發(fā)精干的“普通”老爺爺,是我國著名的流體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恒。從破碎的山河中走來,周恒見證了中國流體力學的發(fā)展,并一直行走在解決科學問題的道路上,做一名心態(tài)年輕的“90后”。
2021-06-24 11:56:24
-
- 黃國平論文致謝火了,西南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發(fā)聲
-
黃國平曾在2012年本科畢業(yè)后進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碩博連讀。
2021-04-20 11:46:24
-
- 基礎研究需要科研人員有“十年磨一劍”的決心
-
“基礎研究是一個持續(xù)累積的過程,需要科研人員有‘十年磨一劍’的決心?!比珖f(xié)委員、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易建強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支數(shù)量比較龐大的教學與科研隊伍,但要進一步提高我國基礎研究的水平,需要科研人員沉下心搞研究。
2021-03-10 10:28:27
-
- 度小滿與中科院自動化所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后,布局情感算法
-
9月15日,度小滿金融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在北京舉辦了“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后項目”啟動儀式。雙方將建立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后人員的管理機制,共同開展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的博士后聯(lián)合招收培養(yǎng)。
2020-09-16 11:23:20
-
- 全國政協(xié)委員徐波: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崛起
-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fā)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機遇的戰(zhàn)略問題。”中國在這一輪的人工智能浪潮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
2020-05-21 18:34:55
-
- 中科院自動化所語言與知識計算聯(lián)合實驗室三篇論文被 ACL 2020收錄
-
日前,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國際頂級會議ACL2020(AssociationforComputationalLinguistics)論文接收結果公布。大會共收到3429篇投稿論文,投稿數(shù)量創(chuàng)下新高。作為計算語言學和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最重要的頂級國際會議,ACL錄取論文代表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
2020-04-15 1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