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創(chuàng)新自科文收錄關鍵詞:人工智能   高質量發(fā)展  愛立信  信息通信 】
  
  MWC24 | 讓網絡“可編程”,人工智能如何引發(fā)信息通信“自智”變革?
  
  202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4)可謂盛況空前。據GSMA統(tǒng)計,包括愛立信在內的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全球科技企業(yè)匯聚西班牙巴塞羅那,在與近十萬名參會者共赴一場信息通信領域“饕餮盛宴”的同時,也在這座古老的加泰羅尼亞名城里掀起新一輪的“科技風暴”。
 
  
  #MWC24
  
  人民郵電報
  
  2024年02月29日
  
  星期四第08284期
  
  作者:岳懸
  
  圖片
  
  如果問起今年MWC上最引人關注的話題,很多人都會回答:人工智能與信息通信的深度融合。全球范圍內,每個基礎電信運營商的運營路徑都不一樣,但人工智能與信息通信的相輔相成能讓網絡設備、技術方案從底層邏輯上真正讀懂運營商的“語言”,并讓網絡實現“可編程”。
  
  人工智能助力信息通信轉型升級
  
  網絡帶寬不好分配?人工智能幫你分析利弊給出最佳解決方案。高低峰時段功率、能耗不好平衡?自動化節(jié)能幫你定義意圖自主執(zhí)行,以調整無線資源并提高能源效率,同時確保最佳用戶體驗。這一切在過去似乎遙不可及,但如今卻正映入現實。
  
  “人工智能系統(tǒng)的復雜性和先進性正在快速發(fā)展,讓運營商能最大限度輕松、敏捷地采用這些功能是縮短價值轉化時間的關鍵。”愛立信副總裁兼認知網絡解決方案負責人Jean-Christophe Laneri,在日前發(fā)表的看法中道破了人工智能與信息通信深度融合背后的內涵之一,其如一桿秤,幫助運營商在建網、用網和實現價值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傳統(tǒng)的通信業(yè)務正在向云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演進。具體到5G網絡,其各種業(yè)務在上下行速率、時延、可靠性等網絡能力方面的需求繁多且各異。隨著頻段越來越多,頻率越走越高,帶寬差異越來越大,特別是隨著網絡切片等優(yōu)質5G服務的推出,以及網絡擴展性和復雜性的增加,運營商將需要新一代運營模式,通過功能和非功能特性的細節(jié)定義,實現網絡可配置、服務可變現。因此,5G網絡需要通過智能化的方式,達到多頻利用最高效、多維業(yè)務體驗最優(yōu)。
  
  
  
  在MWC 2024上,愛立信讓廣大與會者領略了人工智能與信息通信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的科技魅力:既有FDD三頻M-MIMO AIR 3284、FDD Radio 4823等更加智能、“自智”的產品,也有上行感知多層網協(xié)同、自動能耗節(jié)約功能,以及更先進的智感波束、智能小區(qū)賦形等解決方案。這些產品與解決方案正加速推動運營商通信業(yè)務模式的轉型。
  
  “從業(yè)務層面來講,我們強調兩個維度,一個是可達(Reach),另外一個是價值(Value)。”愛立信中國區(qū)技術部副總經理張永濤認為,運營商的網絡投放能力終究是有限的,智能化的網絡方案可以更合理地分配運營商網絡能力,使得網絡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同時提升用戶體驗。在可達和價值這兩個維度上,智能化網絡方案可以幫助運營商實現業(yè)務需求的平衡,從而實現業(yè)務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可編程”助力網絡實現“自智”
  
  在MWC 2024這場科技盛宴中,人工智能與信息通信的深度融合為我們描繪了全新的未來圖景。實現網絡的高效運營和新服務的靈活性,從而提供給運營商一個更先進的商業(yè)模式,最重要的是網絡需要實現“可編程”:不僅要能夠基于意圖對網絡進行管理,還要能夠通過自動化和網絡可編程的能力為運營商提供更好的靈活性,實現針對不同需求的差異化連接,更能夠讓運營商、第三方都可以對網絡進行編程,從而實現網絡能力真正意義上的開放。這就像是一把金色的鑰匙,能夠開啟網絡能力真正意義上的開放之門。
  
  據介紹,愛立信今年提出了“More is more is more”——“為多而生”的系列產品及解決方案,以更強的性能(More Performance)、更開放(More Openness)、更可持續(xù)(More Sustainability),特別是高程度的自智化(More Automation),助力運營商構建高性能、可持續(xù)和開放的網絡。
  
  愛立信亞太區(qū)首席技術官Magnus Ewerbring指出,“More is more is more”涵蓋了幾層意思,第一,希望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效率;第二,希望能夠基于此處理更多的信息和數據;第三,希望能夠以更加合理的價格去做這些事情。
  
  “愛立信對于AI的應用是多層次和多維度的,包括在我們的開發(fā)階段也會用到類似生成式AI等技術來提升新功能的開發(fā)能力。”愛立信全球網絡業(yè)務戰(zhàn)略負責人Hans Hammar表示,愛立信會在特定的新功能上面使用機器學習,以求讓無線技術和產品更加智能化。
  
  據悉,愛立信在其近日發(fā)布的托管服務交付平臺——愛立信運營引擎(Ericsson Operations Engine)中,嵌入了基于AI賦能的意圖驅動運營方案,為消費者和企業(yè)用戶提供差異化優(yōu)質5G服務。這一基于AI的意圖驅動運營方案(AI intent-based operations)將提供端到端框架,可將業(yè)務需求意圖轉化為實時的網絡操控。愛立信運營引擎基于電信AI與自動化案例庫(該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電信AI與自動化案例庫之一),可以推薦最優(yōu)方案并采取相應的操作,并檢查網絡意圖是否得到滿足,以及對預定義策略的解決方案選項進行評估。這種方案將建議和網絡操作的過程完全透明化,并能夠以快速、敏捷的方式進行決策優(yōu)化來提供新的多樣化服務。
  
  愛立信的一份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球有16億5G用戶。對比4G有10倍容量的提升,同時能耗降低了約30%。展望未來,人工智能的引入無疑會讓信息通信網絡變得更加智能,在建網用網、綠色環(huán)保等方面都展現出驚人的發(fā)展?jié)摿Γ@也會是信息通信行業(yè)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無法繞開的路徑。我們期待在不遠的將來,網絡能夠實現更強性能、更開放、更可持續(xù)以及更“自智”。
  
  本文選自《人民郵電報》2024年02月29日
  
  星期四 第08284期 作者:岳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