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青睞中國優(yōu)質資產
美國股票型基金嚴重“失血”
形成對比的是,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吸引資金大幅流入。
對于EPFR最新數(shù)據(jù),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表示,全球主要股票市場自2021年4月以來陷入“高位持有模式”,資金流向出現(xiàn)轉向具有一定的風險前瞻作用。特別是該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周期在美聯(lián)儲議息會議之前,證明投資者對于美聯(lián)儲收緊貨幣政策的擔憂早就存在,市場悲觀情緒導致資金流出,美股基建、消費等板塊成為資金流出重災區(qū)。
專家指出,美國疫情和經(jīng)濟復蘇進展、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前景等諸多因素存在不確定性,加之當前美股漲幅過高,資金撤離美股并不意外,而部分非美資產,例如優(yōu)質的中國資產正受到全球頂級機構關注。
DWS亞太區(qū)首席投資官及新興股票市場主管Sean Taylor指出,得益于強勁的可支配收入增長、高就業(yè)率及疫苗接種率,中國經(jīng)濟增長前景穩(wěn)定。中國股市估值較前一年更具吸引力,可關注可再生能源、電動車、半導體、工業(yè)自動化等行業(yè)。
<p style="color: rgb(0, 0, 0); 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軟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體,=""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瑞銀證券A股策略分析師孟磊建議,增持“高質量成長”的消費和醫(yī)藥股。
評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