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會展賽培壇”收錄關鍵詞: 中國測繪學會  人工智能 智慧城市 數(shù)字孿生 可持續(xù)發(fā)展 數(shù)字化轉型
  
  第九屆ISPRS多維動態(tài)GIS國際研討會(DMGIS 2025)順利舉辦
  
  2025年8月22-23日,第九屆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多維動態(tài)GIS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WorkshoponDynamicandMulti-dimensionalGIS,DMGIS2025)在北京建筑大學西城校區(qū)隆重召開。
  
  “多維動態(tài)地理信息系統(tǒng)(DMGIS2025)”是ISPRS于1997年發(fā)起的系列學術研討會,旨在圍繞多維動態(tài)地理信息建模與應用需求開展方法、技術、應用交流,并研討未來發(fā)展方向。會議至今已經在世界各地成功舉辦了8屆。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ICT)的快速發(fā)展,各領域對多維度復雜時空數(shù)據(jù)的獲取、集成、分析的需求日益迫切,建模技術不僅需要考慮時間與空間,還要體現(xiàn)地理尺度及物理-社會-經濟系統(tǒng)之間的動態(tài)交互,并支持數(shù)字孿生虛實互饋。此次DMGIS2025面向此迫切需求,邀請領域內頂尖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學生分享成果、交流思路、促進合作。
  
  本次會議由ISPRS空間信息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北京建筑大學承辦,得到了國際測量師聯(lián)合會(FIG)空間信息管理委員會、莫干山地信實驗室、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中國測繪學會(CSGPC)智能測繪專業(yè)委員會、中國衛(wèi)星導航定位協(xié)會(CNAG)低空經濟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yè)協(xié)會“全球服務”專業(yè)委員會、國際科學理事會地學聯(lián)盟減災常設委員會、UN-GGIM學術網絡、“一帶一路”建筑類大學國際聯(lián)盟、ISPRS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Information等多個國內外權威機構大力支持。會議吸引了來自中國、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加拿大、挪威、蒙古、馬來西亞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50余位專家學者、科研人員及學生代表參加。在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及空間信息科學文集(https://www.isprs.org/publications/archives.aspx)發(fā)表62篇學術論文(全部進入EI檢索)。
  
  北京建筑大學副校長陳朝暉、ISPRS副主席NicolasPaparoditis、FIG代表參加會議開幕式并致辭,他們一致強調,隨著數(shù)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多維動態(tài)地理信息技術在智慧城市、災害防控、環(huán)境監(jiān)測、低空經濟等領域的作用愈加凸顯,國際合作與跨學科融合將成為推動該領域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動力。隨后,XXVISPRSCongress學術委員會主任、多倫多都會大學李松年教授介紹了即將于2026年7月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辦的ISPRSCongress籌備進展,引發(fā)與會者的廣泛關注與熱烈期待。開幕式由ISPRS秘書長、北京建筑大學教授蔣捷主持。
 
  
  會議開幕式現(xiàn)場
  
  陳朝暉(北建大副校長)、NicolasPaparoditis(ISPRS副主席)、張宏偉(FIG代表)三位領導致辭
 
  
  李松年介紹ISPRSCongress籌備進展
  
  蔣捷主持開幕式
  
  在主旨報告單元,四位國際權威專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中國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教授、莫干山地信實驗室主任、ISPRS榮譽會員及前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軍作了題為“GlobalGeospatialPublicGoods:Co-developmentandCollaborativeServices”的報告,系統(tǒng)闡述了建設全球地理空間公共產品的思路與共享服務框架,強調地理信息在支持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基礎性作用。
  
  法國國家地理與森林信息研究所副所長、ISPRS副主席NicolasPaparoditis教授作了題為“TrendsintopographicmappingfortheperspectiveofaNationalMappingAgency”的報告,從國家測繪機構視角分析了數(shù)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未來測繪技術與產品的影響與挑戰(zhàn)。
  
  陳軍院士作主旨報告
  
  NicolasPaparoditis教授作主旨報告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ISPRS第四技術委員會(空間信息科學)SisiZlatanova作了題為“ThevisionandimplementationofspatialdigitaltwinsinAustralia”的報告,介紹了澳大利亞在空間數(shù)字孿生領域的技術路徑與實踐愿景。
  
  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教授、ISPRS第四技術委員會副主席MariaBrovelli作題為“Remotesensingandmachinelearningforurbanairqualityandheatislandmonitoring”的報告,介紹了如何將遙感與機器學習技術融合,支持城市空氣質量與熱島效應動態(tài)監(jiān)測與智能評估。
  
  主旨報告單元由ISPRS第四技術委員會秘書武昊博士與北京建筑大學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院長劉祥磊教授共同主持。
  
  SisiZlatanova教授作主旨報告
  
  MariaBrovelli教授做主旨報告
  
  本次會議設立了2個專題研討論壇。其中之一以“智能地理建模”為主題,與會專家就“混合智能賦能地理科學”“人工智能與時空智能”等議題介紹了最新研究進展,并圍繞數(shù)據(jù)融合、算法優(yōu)化與信息安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另一個以“行星-海洋-地下空間建模”為主題,專家介紹了涵蓋月球與行星探測中的三維實景應用、深海熱液區(qū)多維度建模、地下隧道紅外影像深度估計等前沿研究,并圍繞GIS在極端環(huán)境下的技術拓展與應用潛力展開了討論。
  
  專題研討論壇
  
  會議圍繞本領域熱點問題設置了4個技術單元。在“三維建模”單元重點介紹了3D高斯噴灑重建、沙洲多尺度地形建模、復雜場景三維重建精度提升、多源數(shù)據(jù)融合進展;“基于AI的低空與地面建模”單元重點探討了無人機群通感導控一體化、城市空域適宜性分析、空域管理、智能感知等技術挑戰(zhàn)與研究進展;“網格化空間建模”單元介紹了網格化空間建模綜述與發(fā)展趨勢,以及網格技術在無人機航線預測、城市形態(tài)與碳排放關聯(lián)分析、多源地學數(shù)據(jù)集成與分析等方向的應用;“地理信息應用”單元的內容涵蓋可持續(xù)森林管理、墾區(qū)耕地識別及GIS技術在交通、環(huán)境、農業(yè)、災害、經濟等多元化場景中的應用成效與未來發(fā)展路徑。與會者圍繞報告內容熱烈提問,開展了深入交流與討論。
  
  技術單元學術報告與討論
  
  本次會議特別安排了六個學生專場,為青年學者提供展示、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來自武漢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大學、深圳大學、遼寧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建筑大學等11所高校的近30位學生報告了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內容涵蓋復雜場景建模、三維重建、環(huán)境模擬、信息提取、數(shù)據(jù)處理等方向,體現(xiàn)出年輕學者在地理信息科學領域的活力與潛力。
  
  學生論壇報告與交流
  
  本屆DMGIS2025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建筑大學成功舉辦,為本領域學者提供了高水平、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平臺,有效促進了學術創(chuàng)新與國際合作。北京建筑大學通過承辦此次高規(guī)格國際會議,提升了其在國際學術界的顯示度與影響力,有效促進了跨學科國際合作資源匯聚與合作,也進一步鍛煉了青年教師組織國際學術活動、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