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電子設計自動化收錄關鍵詞:國微芯EDA     EDA     解決方案   電子設計自動化  集成電路   半導體    】
 
  高峰對話 | 國微芯攜先進制程工藝解決方案亮相ICDIA
 
 
 
  7月13-14日,國微芯應邀參加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創(chuàng)新大會暨IC應用博覽會(2023無錫)產品展與高峰論壇,為大家展示先進制程工藝解決方案。國微芯執(zhí)行總裁兼首席技術官白耿先生在論壇上發(fā)表題為《半導體工藝超線性發(fā)展對國產EDA的機遇和挑戰(zhàn)》的精彩演講,分析了先進制程工藝帶來的挑戰(zhàn),并介紹了國微芯的突破路徑。
 
  
 
  根據ITRS 2.0(國際半導體技術路線圖)報告,先進邏輯制程主要由FinFET、FD-SOI、GAA工藝引導,這是三種不同的晶體管工藝。由于通道厚度的縮放限制,FD-SOI工藝在11/10nm節(jié)點處結束,而FinFET工藝受鰭片寬度的縮放限制,在6/5nm節(jié)點處結束(實際最小至3nm)。未來5-10年,先進芯片制造將追求比3nm更小的節(jié)點,GAA (Gate All Around)工藝被IMEC正式推薦為未來五年的首選工藝,以此突破FinFET的器件性能限制。
 
  多個先進制程工藝給芯片制造帶來了諸多難關。舉例來說,多鰭FinFET需要非常復雜的圖案化步驟和多個掩膜,GAA的全流程圖案化對EUV OPC的復雜度和軟硬件性能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此外,圖形化方法也是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例如,金屬層對光刻的工藝窗口要求極其嚴格,雙重或多重圖案化(SADP/SAMP)需要多個掩膜,導致復雜度和成本極高,2Dpatterning也具有困難性……
 
  為了突破先進制程工藝和圖形化方法帶來的多重挑戰(zhàn),國微芯開發(fā)了核心后端和制造端EDA工具,為國內先進制程和IC設計提供了定制化技術支持。
 
  國微芯帶你
 
  直擊峰會現場
 
  此次會議交流,國微芯詳細展示了出色成果——光刻掩模優(yōu)化平臺EsseOPC。該平臺完全自主可控,兼顧國產替代及未來先進工藝的應用,在前沿的光刻模型、反刻光演和數據庫海量高速讀寫及交換技術等方面有豐厚的技術積累和Ips。
 
 

 
  EsseOPC支持以DUV光刻過程實現的14nm及更先進工藝節(jié)點生產的核心技術,并已和多家國內Foundry廠達成合作。此外,計劃于不久后,EsseOPC達到支持極限分辨率之下的掩膜合成工藝、浸潤式ArF DUV制程、Logic DRAM×NAND工藝、OPC×ILT×RET全流程以及掩膜廠工藝。
 
  白耿先生指出,在IC制造領域,業(yè)界需要充分的技術儲備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并逐步實施不受尖端設備影響的特殊工藝突破,如背面供電SOI技術、3D封裝新方案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及時跟進實用化的新工藝。
 
  展位現場,國微芯高度完備的EDA工具鏈吸引了觀眾的關注,紛紛駐足了解。這些EDA工具以傳統(tǒng)哲學"大道至簡,悟在天成"為靈感,被命名為"芯天成",英文名為”Esse”(本質)。
 
  芯天成各系列不僅功能強大、性能卓越,而且還擁有用戶友好的界面和操作方式,能夠提高設計師的工作效率和設計質量,降低學習成本。
 
  觀眾們對國微芯的技術實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表示高度認可和贊賞,許多參會者與國微芯的技術人員進行了交流和咨詢。本次博覽會上國微芯收獲了廣泛關注,充分展示了EDA在集成電路產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性。
 
  未來,國微芯將繼續(xù)探索并踐行集成電路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以強大的研發(fā)力量為基礎,以全流程EDA工具鏈為支撐,以“自主創(chuàng)新、讓造芯更便捷”的愿景為不斷前行的動力,助力IC設計與制造,為集成電路產業(yè)發(fā)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