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之“自動化者人文”收錄關鍵詞:靈初智能 人工智能 機器人
 
  喜訊|靈初智能首席科學家楊耀東博士榮登“AI100青年先鋒”榜單!
 
  3月29日,北大-靈初智能聯合實驗室主任楊耀東博士,榮登由DeepTech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聯合發(fā)布“AI100青年先鋒”榜單。
 
 
  該榜單旨在發(fā)掘并表彰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創(chuàng)新與工程實踐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青年科學家與工程師,此次入選不僅是對楊耀東老師在強化學習與具身智能等領域的科研與產業(yè)成果貢獻的認可,也是對靈初智能在人工智能領域卓越貢獻的肯定。
 
  作為國內具身智能科技領域的領軍企業(yè),靈初智能正與行業(yè)內頂尖力量一道,全力加速推進相關技術的商業(yè)落地進程,引領具身智能技術邁向新的發(fā)展階段。
 
 
  楊耀東博士,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中心執(zhí)行主任,北京智源大模型安全項目負責人。畢業(yè)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隨后于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獲得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倫敦國王大學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為智能體安全交互與價值對齊,科研領域涵蓋強化學習、AI對齊、具身智能等,開源了HARL、MARLlib、MAlib、TorchOpt、Omnisafe等強化學習工具包。在AI領域頂會頂刊發(fā)表論文百余篇,谷歌學術引用八千余次,2022年以來發(fā)表論文數位列CSRanking北京大學AI方向學者第二位。
 
  曾獲ICCV’23最佳論文獎入圍、CoRL’20最佳系統(tǒng)論文獎、AAMAS’21最具前瞻性論文獎、NeurIPS’22機器人靈巧操作比賽冠軍,并帶領華人團隊研發(fā)的多智能體強化學習算法首次刊登于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主導了Baichuan2、鵬城腦海33B、香港HKGAI等大模型對齊工作,碳材料大模型工作發(fā)表于Cell子刊Matter。
 
  現任ICML、ICLR、NeurIPS、AAAI、IJCAI、AAMAS、IROS領域主席,以及Neural Networks、Transactions on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執(zhí)行編委。
 
  關于“AI100青年先鋒”
 
 
  自2022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發(fā)布年度AI趨勢研判《What's Next for AI》,勾勒出具身智能、推理大語言模型、生成式虛擬世界、AI智能體、AI科學加速器等前沿技術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青年人才正在成為推動這些趨勢的重要力量。
 
  縱觀全球頂尖的AI技術團隊,華人科學家與工程師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無論是OpenAI的生成式AI算法突破,DeepMind的蛋白質結構預測創(chuàng)新,還是xAI在對抗性攻擊防御和數學推理領域的技術攻關,這些團隊中頻繁出現的華人面孔,彰顯了中國科研人才在AI基礎理論與實踐中的全球影響力。
 
  基于此背景,DeepTech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合作,以“人才-技術-產業(yè)”的立體評估方法,通過專家提名和評審顧問評議,圍繞技術創(chuàng)新、產業(yè)落地、行業(yè)影響、交叉探索、社會責任等多個維度,遴選出40歲以下在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的青年先鋒代表,向世界展現中國AI青年人才的強勁實力。
 
  “AI100青年先鋒”入選者名單如下(*按姓名首字母排列):
 
  靈初智能,作為國內具身智能科技領域的領軍企業(yè),專注深耕通用具身智能、VLA大模型以及靈巧操作算法等前沿技術。公司的核心團隊成員均來自頂尖高校的AI實驗室以及頭部科技企業(yè),匯聚了行業(yè)內的頂尖人才。
 
  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與創(chuàng)新能力,靈初智能成功推出了行業(yè)內首個端到端強化學習具身模型Psi R0及R0.5,成為行業(yè)內率先實現長程任務的具身模型研發(fā)企業(yè),并且兼具泛化性、魯棒性、靈巧性。該成果獲得了行業(yè)頭部客戶的高度認可,目前,靈初智能正全力加速推進相關技術的商業(yè)落地進程,引領具身智能技術邁向新的發(fā)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