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雜志評出今年十大科學進展
新華網華盛頓12月18日電(記者張忠霞)美國《科學》雜志18日公布了該刊評選出的2008年十大科學進展,其中在對細胞重新編程“定制”細胞系方面的進展名列第一位。 《科學》雜志說,這些細胞系以及“定制”它們的有關方法,為科研人員理解甚至未來治愈一些醫(yī)學上的頑疾提供了工具,比如帕金森氏癥、Ⅰ型糖尿病等。 《科學》雜志負責評選的編輯羅伯特·孔茨說:“當《科學》雜志的作者和編輯們著手挑選今年最大的科學進展時,我們關注的是那些能夠解答一些重大問題的科學研究,比如宇宙如何運作,以及那些為未來新發(fā)現(xiàn)奠定基礎的科學研究。我們的首選——細胞重新編程技術,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開啟了一個生物學研究新領域,而且有希望促成一些能夠挽救生命的新的醫(yī)學進展?!? 《科學》雜志評選出的其他9項進展包括: ——系外行星,眼見為實: 今年,天文學家們利用特殊的望遠鏡技術將行星微弱的光線與恒星明亮炫目的光芒區(qū)分開來,第一次直接觀測到了太陽系外圍繞其他恒星運轉的行星。 (相關報道:人類首次測到太陽系外行星繞恒星運動蹤跡) ——癌癥基因名單擴充: 通過對來自不同癌癥(包括胰腺癌和膠質母細胞瘤這兩種最致命的癌癥)細胞基因進行測序,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了數(shù)十種與癌癥有關的基因突變,這些變異使得細胞分裂失去控制,導致細胞一步步發(fā)生癌變。 (相關報道:多國科學家將繪制人類癌癥基因圖譜) ——神秘的新型材料: 高溫超導體是在某個相對較高的臨界溫度下電阻突降至零的材料。在2008年,科研人員制造了一場“高溫超導轟動”,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類全新的以鐵化合物為基礎的高溫超導材料,這是繼“銅-氧”化合物高溫材料之后高溫超導領域的最重大進展。 (相關報道:中日科學家高溫超導研究獲重大進展) ——觀察蛋白質的工作: 生物化學家今年取得了令人驚訝的新進展:他們“看”到了蛋白質如何與目標結合,然后轉換細胞的代謝狀態(tài),起到促成某一組織特性的作用。 ——邁向可再生能源: 今年,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種非常有應用前景的新工具,能夠把風能、太陽能發(fā)電等所產生的過剩電能進行規(guī)?;鎯?。這種新工具就是并不難獲取的鈷磷催化劑,在其作用下,電能把水裂解,將氫分離,然后就可以把氫填充到燃料電池中進行發(fā)電。 ——胚胎視頻: 2008年,研究人員對發(fā)育中的胚胎內部細胞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細致觀察,他們對組成斑馬魚胚胎的大約1.6萬個細胞的運動進行追蹤,并對追蹤的影像進行了分析。 ——“好脂肪”工作過程: “好的”褐色脂肪可以燃燒“壞的”白色脂肪,為身體產生熱量??茖W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可以將“好脂肪”轉變?yōu)榧∪?,反之亦然。這一研究將來可能會為治療肥胖癥提供新方法。 ——計算物質世界的重量: 物理學家最新的計算數(shù)據(jù)表明,標準模型(即描述大多數(shù)可見宇宙中的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非常準確地預測了質子和中子的質量。 ——更快、更廉價的基因組測序: 從長毛猛犸象到癌癥患者,科研人員今年又報告了一批新的基因組測序成果。這些研究借助了多種測序技術,這些先進的測序技術比當年用于第一次人類基因組測序的技術要快速、便宜得多。
我要收藏
點個贊吧
轉發(fā)分享
評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