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jié)目中心央視財經新媒體聯合共青團中央社會聯絡部共同推出的首檔Vlog式青年財經對話融媒體節(jié)目《新青年·新經濟——青春24小時》于近日正式上線,旨在向全社會傳遞新青年們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奮斗故事。節(jié)目第二期走進了人工智能企業(yè)曠視科技,通過與其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印奇的深度交流,展現了曠視科技人工智能技術在供應鏈物聯網等場景的實踐與探索。

圖:曠視科技印奇對話《新青年·新經濟——青春24小時》

對于人工智能企業(yè)而言,合適的應用場景是技術能否有效落地的一個關鍵。在印奇看來,傳統物流、制造等巨大的實體產業(yè)能夠孵化出技術,而且有足夠多的線下場景需要被線上化,價值增加用特別短的閉環(huán)就能夠實現,因此曠視科技選擇了供應鏈物聯網作為人工智能落地的主要場景之一。具體來看,曠視科技通過將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物流自動化技術相結合,打造了包含眾多AI+智能物流設備在內的軟硬一體化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幫助實現倉庫的自動化、智能化運作。

圖:曠視科技搬運機器人落地應用場景

在節(jié)目中,主持人也參觀了曠視科技智慧物流及機器人測試倉以及可以在低溫下運行的負載一噸的搬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有的是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有的則是通過讀取地上的二維碼確認自己的位置,在測試倉內有條不紊地高效運作。印奇告訴主持人:“導航的方式越靈活,未來可能應用的場景就越廣泛,同時未來可能潛在的這種應用的成本就會越低。”曠視科技高級副總裁、機器人產品部總經理王宏玉則表示,相較于傳統的人工供應鏈生產模式,機器人能夠24小時不間斷工作,設備投入使用后能夠提升至少30%-50%的生產效率,能夠真正幫助企業(yè)達成提質增效。

曠視科技物流機器人測試倉

圖:曠視科技物流機器人測試倉

目前,曠視科技已經向鞋服、醫(yī)藥、智能制造等多個行業(yè)的近百家企業(yè)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對倉庫或工廠進行智能化升級,實現降本增效、管理優(yōu)化。而除了供應鏈物聯網,曠視科技人工智能也已經在消費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場景中廣泛應用,如節(jié)目中所展示的針對視障人士開發(fā)的X-MAN眼鏡、曠視科技城市大腦等。

圖:曠視科技面向城市物聯網推出的城市大腦

“科技讓人類的生活一點一點走到今天,技術與科技是人類歷史不變的軸,我對科技特別有信心,科技會讓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變得更加美好。”正如印奇所言,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將持續(xù)在行業(yè)滲透,推動生產、生活的智慧化變革。在未來,曠視科技也將用耐心和堅信,推進人工智能產品與方案的完善與創(chuàng)新,為物流等行業(yè)的智慧化升級提供強有力的AI支持。